宙热政府这条退赛道元宇押注潮不为何未来地方纷纷
当大家都在谈论大模型的时候,你可能以为元宇宙已经"凉凉"了。但实际上,这个虚拟与现实交织的世界正在中国各地掀起新一轮的政策热潮。 最近这段时间,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各地政府都在争相出台元宇宙扶持政策。就拿9月来说,山东和重庆就跟商量好似的,先后发布了各自的元宇宙产业发展计划。山东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1500亿元的产业规模,年均增长15%。而重庆则打算打造"元宇宙产业集聚区",同样瞄准千亿级的市场规模。 说实话,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各地争抢人工智能项目的景象。据我了解,目前全国已经有约30个地区出台了元宇宙相关政策,覆盖了10个省级行政区。上海的专项政策、深圳的综合规划...地方政府似乎都在下注元宇宙这条赛道。 我与几位业内人士交流后发现,这股"元宇宙热"绝非一时兴起。赛迪研究院的专家韩健告诉我,地方政府之所以如此积极,是因为看到了元宇宙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潜力。想想也是,从文旅体验到工业制造,元宇宙确实能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。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8月底五部门联合发布的《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》。这可是首个国家层面的指导文件,明确提出要在关键技术、产业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。中国信通院的魏亮副院长说得很好,这份文件将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。 不过话说回来,元宇宙发展还存在不少"硬骨头"要啃。何宝宏所长就指出,我们在核心技术、产业生态等方面仍有明显短板。记得去年参加一个元宇宙论坛时,就发现大家对"元宇宙到底是什么"都还没达成共识。 但国际竞争可不会等我们准备好。美国把相关技术列为十大关键领域,韩国更是投入2000万美元开发平台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工信部筹建标准化工作组的举动就显得尤为及时。 据我观察,资本市场对元宇宙的热情也在升温。《2023元宇宙产业图谱》显示,硬件领域的投融资特别活跃。赛迪研究院预测,到2025年中国元宇宙产业规模可能接近万亿元。这个数字让我想起了当初移动互联网起步时的景象。 说到底,中国发展元宇宙确实有独特优势。完整的制造体系、丰富的应用场景、蓬勃的数字经济...这些都是我们的底气所在。正如魏亮所说,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地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。 站在这个时间节点回望,或许我们会发现2023年是元宇宙产业的关键转折点。未来三年,这条赛道会如何发展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地方政府的"元宇宙竞赛"
政策背后的深层逻辑
机遇与挑战并存
万亿市场的想象空间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零知识证明领域迎来重大突破:Nova算法的深度解析
- Venus Protocol:重新定义DeFi借贷的游戏规则
- Web3.0日报:北京区块链新动作引发行业热议
- Web3就业市场观察:远程办公成主流,美国仍是人才高地
- Zebec生态AMA深度解读:Nautilus如何重塑支付未来
- 资深交易员手记:市场护盘背后的博弈艺术
- 11.1 比特币年内能否突破35000?市场走势深度解析
- 比特币牛市路线图:一位老韭菜的实战经验分享
- 比特币的第一次疯狂:从暗网宠儿到全球风暴
- 揭秘马斯克的AI焦虑:一个科技狂人的十年未雨绸缪
- 11月加密市场观察:SOL与INJ为何能持续领跑?
- 主流币种普遍回调,XRP成例外
- 9.11以太坊交易实战复盘:一个交易者的成长日记
- 重磅!中本聪核心项目OEX空投来袭,这次千万别再错过
- LOOM会是下一个TRB吗?揭秘资金费率的温柔陷阱
- 主流币种普遍回调,XRP成例外
- Zebec生态AMA深度解读:Nautilus如何重塑支付未来
- 以太坊现W底形态,2095美元成关键争夺点
- 昔日加密帝国掌舵人即将迎来世纪审判:SBF欺诈案庭审倒计时
- AI加密项目:科技改变金融的未来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