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布密突支付A如何谋围战的加巨头局
金融科技行业最近传来重磅消息——VISA正在全力加码稳定币市场。上周我注意到他们一口气新增了对三种稳定币的支持:Paxos的USDG、PayPal的PYUSD,还有Circle的EURC。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,他们把结算网络从以太坊和Solana扩展到了Stellar和Avalanche。这让我想起上周和一个做支付的朋友聊天时他说的话:"现在不做多链布局,未来可能连牌桌都上不去。" 说实话,看到VISA这么拼,我一点都不意外。这家曾经在传统支付领域呼风唤雨的公司,如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。记得去年参加一个金融科技论坛时,有个观点特别打动我:区块链就像当年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一样,正在重塑整个支付行业。 VISA和Mastercard目前虽然还占据着全球支付市场63%的份额,但他们心里很清楚,如果不主动拥抱变革,迟早会被边缘化。我自己就深有体会——去年有一次跨境转账,用传统银行系统花了三天,而用USDC只用了不到10分钟。 VISA这次的布局特别有意思。他们不是在押注某一个区块链,而是选择了"广撒网"的策略。仔细想想这很合理:现在的区块链生态就像春秋战国时期,群雄割据。以太坊是老牌劲旅,Solana是新锐势力,Avalanche在机构客户中很受欢迎,Stellar则专注于跨境支付。 上周我和一个做DeFi项目的创业者聊天,他告诉我:"现在最头疼的就是用户资产分散在各条链上。"VISA显然注意到了这个痛点,他们的多链策略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。就像当年在传统金融领域建立全球清算网络一样,现在他们想在区块链世界复制这个成功。 VISA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Mastercard的动作也很频繁,他们推出的"Crypto Credential"系统让我印象深刻——这相当于给混乱的链上世界带来了KYC标准。而Stripe则走了另一条路,他们把在传统支付领域的"开发者友好"策略带到了Web3。 最有趣的当属PayPal的做法。他们直接发行了自己的稳定币PYUSD,这让我想起互联网公司的"闭环生态"战略。有意思的是,现在VISA也开始支持PYUSD结算了,这意味着PayPal的稳定币可能要从"自留地"走向"大市场"。 在我看来,这场支付巨头的加密突围战才刚刚开始。就像20年前没人能预测电子商务会发展成什么样一样,现在的区块链支付也充满想象力。唯一可以确定的是,谁能在基础设施层面占据先机,谁就更有可能赢得未来十年的支付战争。传统巨头的转型焦虑
多链战略的商业逻辑
群雄逐鹿的行业格局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以太坊艰难时刻:1600美元关口成多空分水岭
- AI进化之夜:Token2049边会ChainStar活动全记录
- 比特币ETF竞赛:下一张多米诺骨牌会是谁?
- 数字藏品平台用户协议:别让法律套路毁了用户体验
- 市场观察:当美联储遇上比特币,投资者的痛并快乐着
- 深度解析:如何打造成功的DePIN项目?三大关键要素你必须知道
- 市场观察:9月21日加密货币走势分析与交易心得
- 解密Bastion:a16z豪掷2500万美金的Web3黑马
- 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9月13日行情深度解读
- 以太坊守住关键价位,牛市曙光初现?
- 纽约加密货币监管困局:当政策跟不上市场脚步
- 扫地僧人教我的财富真谛:慢下来才能走得远
- 以太坊牛市突围战:1,670美元成关键战场
- 区块链早报:从元宇宙教育到LINK解锁,这些大事正在发生
- 意外暴富:一个挪威小伙的比特币奇幻漂流记
- 加密货币市场风向要变?十大主流币种走势全解析
- 深度剖析:dappOS交易大赛背后的财富密码
- 为什么我认为区块链的春天在中国?一位从业者的深度观察
- 比特币跌破27,000美元:空头狂欢还是市场误判?
- 金融风暴或将重演?加密货币或成避风港
- 搜索
-